早间财经要闻(20220817)
一、财经数据
【8月16日股市收盘】
亚太股市:上证指数报3277.88点,上涨0.05%,成交额4092.10亿。深证成指报12470.11点,上涨0.08%,成交额6109.84亿。创业板指报2731.39点,上涨0.47%,成交额2143.10亿。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8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10202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38亿,两市成交金额重回万亿。盘面上,一体化压铸、TOPCON电池、猪肉、风电等板块涨幅居前,培育钻石、油气开采、贵金属、数据安全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8.6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5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0.26亿元。
恒生指数:跌1.05%,报19830.5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03%,报4221.03。国企指数跌1.27%,报6727.94点。美团跌超9%,盘中市值一度跌破万亿港元。快手跌超4%,小米集团跌超3%,哔哩哔哩、阿里健康等跌超2%。南向资金净卖出19.5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9.3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10.25亿港元。
亚洲:日经225指数跌0.01%报28868.91点。韩国KOSPI指数涨0.22%报2533.52点。
美股:道指收涨0.71%,报34152.01点;纳指收跌0.19%,报13102.55点;标普500收涨0.19%,报4305.20点。
欧洲:英国富时100收涨0.36%,报7536.06点;德国DAX30收涨0.68%,报13910.12点;法国CAC40收涨0.34%,报6592.58点。
【8月16日商品期货收盘】
商品期货:截至8月16日下午收盘,跌多涨少。苯乙烯跌超5%,乙二醇、菜籽油等跌超4%,燃料油、LU等跌超3%,短纤、玻璃等跌逾2%,纯碱、PP等跌逾1%,淀粉、花生等小幅下跌;生猪、沪锌等涨超1%,纸浆、玉米等小幅上涨。
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210,以661.7元/桶收盘,下跌5.8元,跌幅为0.87%。全部合约成交190881手,持仓量减少1197手至77091手。主力合约成交104850手,持仓量增加1589手至36792手。
【8月16日债券市场】
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212下行0.02%,至101.165;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2212上行0.03%,至101.980;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212上行0.08%,至101.530。10年期国债利率跌2.36BP,至2.63%;10年期国开债利率跌1.50BP,至2.82%。
【8月16日外汇走势】
在岸人民币兑美金16:30收盘,报6.7919,跌0.4244%,人民币中间价报6.7730,跌0.4747%。NDF:3个月报6.7830,6个月报6.7600,1年报6.7250,2年报6.7350。
【8月16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跌1.21%,报1387点。
二、国内财经
【李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
8月16日,李总理说,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量、吸纳就业都占全国四成以上。各省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障财政收支平衡和基层“三保”。多想办法促消费。盘活专项债债务限额空间,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扩大有效投资并带动消费。勇于探索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实现互利共赢。
【胡春华指出 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8月16日,胡春华指出,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是粮食生产的大头。要抓好秋粮生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加大化肥等农资保供力度,不误农时、不失时机抓好田间管理,全力以赴抗灾夺丰收,确保秋粮和大豆油料稳产增产,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要切实稳定和保护生猪产能,稳定长效性支撑政策,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生猪等“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亿元 支撑受灾省区加快恢复农业生产】
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认真研究,及时调度各地农作物、畜牧业、农业生产设施受强降雨、干旱等灾情影响情况,财政部于8月12日下达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13省区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亿元,用于对受灾地区在洪涝、干旱、台风灾后购买种子(苗)、化肥、农药等所需物资,以及修复灾后农业生产设施等给予补助,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部门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基本形成,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加大科普投入;科普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科普设施布局不断优化,鼓励和支撑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创建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普基础设施覆盖面。
【发改委召开2022年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等21个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成员部门和单位,召开2022年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一年来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展成效,分析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会议要求,要科学稳妥推进源头减量替代,大力推进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大江河湖海水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力度,着力解决农膜、外卖、电商、快递等重点领域问题,深度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交通运输部:制定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方案和技术指南】
16日中国政府网刊发了《交通运输部答网民关于“建议加强高速服务区的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的留言》。交通运输部在回复中提到,今年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方案和技术指南,拟以高速公路和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为重点,按照“桩站先行、以供促需、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广泛覆盖、适度超前、通用开放、智能高效”的原则,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长三角目前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58.3%】
8月16日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放大。据悉,长三角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已形成产业优势集群,坚持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也在不断提升。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为58.3%,其中设计业、制造业、和封测业在全国占比分别为48.9%、47.2%和78.4%。
【四川电力保供形势严峻】
7月以来的持续高温干旱,导致四川今夏电力保供形势较往年更趋严峻。据四川日报,8月15日,四川再次召开电力保供调度会,预计全省最大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同期增加25%,电力保供形势十分严峻。四川的电力供需形势已由7月份的高峰时期电力“紧缺”,转变为全天电力电量“双缺”局面。当前形势促使该省决定实行《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对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生产全停(保安负荷除外),时间从8月15日00:00至20日24:00,“让电于民”。四川的五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限电不可避免地令相关企业的生产计划面临调整。
三、国际财经
【拜登签署7500亿美金《通胀削减法案》】
16日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了总价值为7500亿美金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令该立法正式生效,内容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扩大医疗保健覆盖范围等。拨款3690亿美金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投资,旨在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40%。拨款640亿美金用于平价医疗法案补贴,将老年人的自付药物费用限制在每年2000美金。拨款800亿美金用于加强美国国税局的执法力度,并确保高收入的个人和企业不会逃税。此外,还包括对股票回购征收1%的消费税。年收入超过10亿美金的企业必须支付15%的最低税率。白宫宣称,该立法将在未来十年内将联邦赤字减少约3000亿美金。
【美军基地遭火箭弹袭击!俄国防部采购新型洲际导弹和防空导弹系统】
综合新华社、央视资讯报道,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总价值为7500亿美金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俄军从利西昌斯克炼油厂方向发动大规模攻势。俄国防部签署新型洲际导弹和防空导弹系统采购合同。土耳其军队袭击叙军事设施,致3死6伤。美国非法驻军在叙利亚基地遭火箭弹袭击。
【美国:如果伊朗想要解除相关制裁 其需要改变基本行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在当日的简报会上表示,伊朗一直在提出与恢复2015年伊核协议无关的要求,包括要求解除其经济制裁等。普赖斯对此表示,相关要求在谈判中没有可以达成的空间,如果伊朗想要解除相关制裁,其需要改变基本行为。他还指出,美国同意欧盟的基本观点,即伊朗核协议谈判中“可以谈判的内容都已谈判过了”。
【美国西部约70%的地区处于干旱状态】
8月16日美国干旱监测机构数据显示,截至11日,美国西部约70%的地区处于干旱状态,其中近30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被认为处于“极端”或“异常”干旱中,也是最严重的干旱类别。根据数据,干旱造成作物损失严重及水资源短缺等现象。科学家指出,目前美国西部特大干旱情况是12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其中人为造成的气候危机加剧了当前的干旱。
【欧盟称欧洲或遭遇500年来最严重干旱】
16日表示欧洲可能正遭遇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欧盟发言人巴尔克称,2018年欧洲曾经历过154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而目前的数据表明,今年的干旱可能比2018年的情况更为严重。
【欧洲主要锌冶炼厂因能源成本高企而被迫关闭】
由于能源成本高企,锌业巨头Nyrstar将从9月1日起关闭荷兰布德尔(BUDEL)锌冶炼厂,并对其进行检修。何时复产需要“另行通知”。Budel是欧洲最大锌冶炼厂之一,锌的年产能为31.5万吨。因能源价格高涨,该厂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以较低产能运行。
【俄经济发展部预计今年俄罗斯通胀率为13.4%】
俄新社援引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消息人士的话,发布了该部门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的系列最新预测数据。其中俄罗斯2022年通货膨胀率预计将达13.4%,2023年为5.5%;2022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幅度由7.8%调整至4.2%,2023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幅度由0.7%调整为2.7%。
【日本今年7月贸易逆差创历年同期最高值】
日本财务省17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7月日本贸易逆差为14367亿日币,创历年同期最高值。受能源价格飙升和日币贬值影响,日本7月进口额同比增长47.2%,达101895亿日币,连续5个月创历史新高。出口额同比增长19.0%,达87528亿日币,创历史新高。日本已连续12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韩国政府出台住房新政:未来五年内供应270万套】
韩国国土交通部长官元喜龙在政府首尔办公楼发布《国民住房稳定实现方案》,承诺在2023年至2027年五年内提供270万套住房。这是韩国新政府成立后首次出台供房政策。具体来看,政府将在首都圈地区供应158万套住房,其中首尔市50万户,地方供应112万套。
【外国媒体:天然气价格飙升助推挪威出口额创新高】
受到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天然气价格飙升的驱动,挪威7月出口额达到创纪录水平。挪威统计局当地时间8月15日数据显示,挪威7月出口额达到2290亿克朗,比今年3月创下的前一个纪录增加0.4%。挪威贸易顺差1532亿克朗,也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