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间财经要闻(20220727)
一、财经数据
【7月26日股市收盘】
亚太股市:上证指数报3277.435点,上涨0.83%,成交额3344.22亿。深证成指报12408.56点,上涨0.95%,成交额4997.12亿。创业板指报2713.46点,上涨0.31%,成交额1580.85亿。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4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8341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81亿。板块方面,培育钻石、房地产开发、酒店餐饮、光伏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猴痘概念、新冠药概念、电池回收等板块跌幅居前。
恒生指数:涨1.67%,报20905.8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37%,报4596.34点。恒生国企指数涨1.53%,报7185.19点。地产、科技股走强,碧桂园涨超13%领涨蓝筹,旭辉控股集团涨近17%;alibaba涨近5%。教育股再度走强,新东方在线涨近20%,新东方涨超8%。南向资金净买额为10.12亿港元。
亚洲:日经225指数跌0.16%报27655.21点。韩国KOSPI指数涨0.39%报2412.96点。
美股:道指收跌0.71%,报31761.54点;纳指收跌1.87%,报11562.57点;标普500收跌1.15%,报3921.05点。
欧洲:英国富时100收跌0.00%,报7306.28点;德国DAX30指数收跌0.86%,报13096.93点;法国CAC40收跌0.42%,报6211.45点。
【7月26日商品期货收盘】
商品期货:收盘涨多跌少,铁矿石、沪镍涨超5%,原油、沥青涨超4%,棕榈油、菜籽油等涨超3%,豆一、燃料油等涨超2%,沪锌、橡胶等涨超1%,菜粕、纸浆等小幅上涨;纤维板跌超3%,苹果跌超2%,棉花、鸡蛋等跌超1%,沪银、棉纱等小幅下跌。
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209,以678.5元/桶收盘,上涨26.4元,涨幅为4.05%。全部合约成交251905手,持仓量增加4667手至89648手。主力合约成交216500手,持仓量增加1527手至54265手。
【7月26日债券市场】
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209上行0.08%至101.205;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2209上行0.13%至101.770;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209上行0.15%至100.945。10年期国债利率跌0.90BP,至2.77%;10年期国开债利率跌3.00BP,至2.95%。
【7月26日外汇走势】
在岸人民币美金16:30收盘报6.7557,跌0.0311%,人民币中间价报6.7483,涨0.0888%。NDF:3个月报6.7495,6个月报6.7340,1年报6.7145,2年报6.3622。
【7月26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跌2.51%,报2061点。
二、国内财经
【10大财经部委研判下半年:主要指标将企稳回升 关注国内外6大问题】
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海关总署、工信部、银保监会、农业农村部、外管局等10个主要财经部委陆续召开上半年数据解读发布会,并研判下半年经济形势。“回升”成为各部委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词,财经部委预判回升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另据梳理,下半年需要关注的问题方面,国际上主要是美联储加息和输入性通胀影响;国内主要是关注疫情影响下青年人就业压力、市场主体困难增多、区县三保压力增加、不良资产反弹等问题。
【统计局: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
国家统计局: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702.2亿元,同比增长1.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894.5亿元,同比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977.9亿元,增长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814.1亿元,下降13.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885.7亿元,下降3.3%。
【国资委召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企业质量工作推进会】
近日,国资委以视频方式组织召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企业质量工作推进会,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企业质量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指出,提高央企控股上市企业质量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企业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平台格局,着力打造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优生”,着力当好中央企业和资本市场守正创新的“先锋队”。
【三部门:清理规范非电网直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开展水电气暖领域涉企违规收费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清理规范非电网直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对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要按照政府规定的销售电价实行,对不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电费要由终端用户公平分摊,非电网直供电主体不得在终端用户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非电网直供电主体不得将自用电费转嫁给终端用户,将公共部位、共用设施和配套设施用电电费、运行维护费等费用在电费中加价,以及超过规定的允许最大上浮幅度提高供电价格等。
【3连降!油价最新调整 95号汽油回归“8元时代”】
国家发改委26日消息显示,自2022年7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300元和290元。调整之后,全国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平均价格将降至10648.67元/吨和9584.17元/吨。
【上半年发行新增地方债逾4万亿元】
财政部数据显示,6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576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041亿元、专项债券13724亿元。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021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6148亿元、专项债券34062亿元。专家表示,今年地方债发行明显加快,充分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后续专项债资金将加快拨付使用,促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机构人士:气候因素将在投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期,全球多地出现异常高温天气。受此影响,A股市场上,家电、电力等板块进入“旺季”,而种植等板块则饱受考验。机构人士认为,随着“双碳”“ESG”等概念深入人心,气候因素将在投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探索构建以“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为主线的综合防治体系,实现隐患点“监测兜底,能消尽消”、风险区“科学划分、有效管控”,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 同比增长3%】
7月26日,从深圳市统计局获悉,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016.9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49亿元,同比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366.97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637.45亿元,同比增长2.3%。
三、国际财经
【IMF: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6日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这是该机构继4月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之后的再次下调。IMF认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引发金融环境收紧,乌克兰危机的负面溢出效应等进一步冲击世界经济。IMF还将美国2022年GDP增速预测从4月的3.7%下调至2.3%;将2022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测从4月的2.4%下调至1.7%;将欧元区2022年的增长预期从4月的2.8%下调至2.6%;预测2022年俄罗斯经济萎缩6.0%。
【第五届全球农业经济论坛在巴西举行 关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为期两天的第五届全球农业经济论坛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落下帷幕。该论坛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综合会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论坛主题为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来自巴西和多国约100位行业内人士发表讲话,探讨未来如何为全球人口提供充足食物以及农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强调农业对保障巴西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谈到此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使得巴西可以顺利从俄罗斯继续进口化肥,以保障该国的农业生产。巴西是全球第四大化肥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化肥进口国,俄罗斯则是巴西最大的化肥供应国。
【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延续涨势,涨至14年来新高】
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延续涨势,涨至14年来新高。业内称,今年以来,美天然气期价多次创阶段性新高。本月以来的节节攀升态势,其主要推手或是持续的高温天气所致,同时叠加库存所处历史低位因素。短期预期价格重心或会仍处高位。
【美国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再释放2000万桶石油】
美国白宫表示,为支撑供应、平抑油价,美国将在已售出超过1.25亿桶石油的基础上,再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2000万桶石油,每天向市场释放100万桶。
【美国猴痘病例数3天内猛增三成】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全美已经报告了3846例猴痘确诊病例,成为全球报告猴痘病例最多的国家。在过去3天内,美国猴痘病例数猛增了33%。除美国外,西班牙、德国、英国病例数居前,分别为3125例、2352例和2208例。
【欧盟成员国同意今冬削减天然气用量15% 为俄罗斯断供做好准备】
欧盟成员国26日达成一项政治协议,采取自愿措施将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减少15%,以提高欧盟能源供应安全。根据这项协议,欧盟成员国同意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根据各自选择的措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若届时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等情况,欧盟将采取强制措施减少天然气需求。欧盟理事会表示,减少天然气需求是为了在冬季来临之前节省成本,为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可能中断做好准备。
【德国商业景气指数降至两年最低 “处于经济衰退边缘”】
伊弗经济研究所(IFO)周一公布的德国商业景气调查报告显示,7月德国企业信心下降幅度超出预期。这家德国机构表示,能源价格高企和迫在眉睫的天然气短缺,使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
【俄罗斯决定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企业新任总裁鲍里索夫26日在向总统普京汇报工作时表示,俄罗斯已决定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计划,并将建设自己的空间站。鲍里索夫指出,俄罗斯航天业处境困难,但其主要任务不是降低而是提高标准,首先是为俄罗斯经济提供必要的太空服务,即导航、通信、数据传输、气象、大地测量信息等。
【日币贬值未能扭转连续贸易逆差】
今年以来,日本央行与全球其他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分化日趋严重,日币对美金汇率已累计下跌逾15%,并一度跌至24年来的低点。不过,在日币贬值情况下,日本上半年贸易逆差仍然创出新高,这对日本经济复苏形成一定压力。
【日本1至5月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减半】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7月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1至5月对外直接投资较去年同期减少48.9%,为375亿美金。半导体短缺和物流停滞等供应链的混乱导致日本投资主力的制造业持续低迷,还有日币加速贬值也造成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