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间财经要闻(20220706)
一、财经数据
【7月5日股市收盘】
亚太股市:上证指数报3404.03点,下跌0.04%,成交额5166.06亿。深证成指报12973.11点,下跌0.41%,成交额6643.78亿。创业板指报2825.13点,下跌0.34%,成交额2214.08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4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11810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06亿。盘面上,钒电池、煤炭、磷化工、化肥等板块涨幅居前,培育钻石、啤酒、数据安全、PCB概念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3.4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3.7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9.69亿元。
恒生指数:涨0.1%,报21853.0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47%,报4861.40点。国企指数跌0.07%,报7642.45点。
亚洲:日经225指数涨1.03%,报26423.47点。韩国KOSPI指数涨1.8%,报2341.78点。
美股:道指收跌0.42%,报30967.82点;纳指收涨1.75%,报11322.24点;标普500收涨0.16%,报3831.39点。
欧洲:英国富时100收跌2.86%,报7025.47点;德国DAX30指数收跌2.91%,报12401.20点;法国CAC40收跌2.68%,报5794.96点。
【7月5日商品期货收盘】
商品期货:截至7月5日下午收盘,收盘涨跌不一,棕榈油、豆油跌超5%,燃料油、菜籽油跌超4%,PVC跌超3%,沪铝、红枣跌超2%,豆二、沪铜、20号胶、橡胶跌超1%。液化气、乙二醇涨超2%,沪锌、原油、铁矿石、沪银涨超1%。
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208,以723.0元/桶收盘,上涨12.2元,涨幅为1.72%。全部合约成交182884手,持仓量增加3135手至75924手。主力合约成交138248手,持仓量增加2499手至33871手。
【7月5日债券市场】
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209上行0.05%,至100.835;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2209上行0.11%,至100.985;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209上行0.17%,至99.860。10年期国债利率跌1.12BP,至2.83%;10年期国开债利率跌0.74BP,至3.07%。
【7月5日外汇走势】
在岸人民币兑美金16:30收盘,报6.7010,跌0.0672%,人民币中间价报6.6986,涨0.1267%。NDF:3个月报6.7140,6个月报6.7085,1年报6.7000,2年报6.7570。
【7月5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2.83%,报2098点。
二、国内财经
【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双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意义重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对话沟通。
【中国银行研究院: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逐季回升】
中国银行研究院7月5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5月以来随着疫情好转,政府采取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经济运行逐步企稳。一季度GDP增长4.8%,预计二季度GDP增长1%左右。展望下半年,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内需将替代外需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进一步减弱,一系列稳经济政策逐步显效,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逐季回升。
【中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孙天琦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称,下一阶段,要以履冰临渊、始终放不下心的态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微观审慎监管有效性。二是持续强化金融业行为监管。三是在实践探索中持续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四是深化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研究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适时修订《存款保险条例》。五是完善最后贷款人职能,用好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六是分类施策,持续化解处置金融机构风险。
【两部委提高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 减轻建筑企业负担】
财政部和住建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通知》,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建设工程进度款最低支付比例由原规定中已完成工程价款的60%,提升到80%,以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减轻建筑企业负担。
【新增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 多地提前谋划2023年项目申报工作】
2022年新增专项债目前已基本发行完毕。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约1.37万亿元,创近年单月新高。近期,地方正在抓紧第三批专项债券申报工作。据地方公开报道,本次第三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在原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既有九大领域的基础上,新增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等申报投向。据悉,2023年专项债券额度可从此次申报通过的项目清单中选择项目予以发行安排。
【国家“十四五”期间首个2000万吨级输油管道建成投产】
7月4日,山东港口烟台港西港区原油管道建成投产,这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首个建成的2000万吨级输油管道正式启输投产。项目投产后,烟台港原油输送能力由原来的2000万吨/年提升至4000万吨/年,华东地区再添原油大动脉。
【6月百城土地成交金额环比增长141%】
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土地(含纯住宅、商住、商办用地)成交金额为4015亿元,环比增长为141%,同比下降33%。今年上半年全国百城土地成交金额为11300亿元,相比去年下半年下降了50%,相比去年上半年下降了55%。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房屋销售市场的逐步复苏、房企到位资金状况的改善,下半年百城土地市场会有活跃的基础和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供项目提速 2025年有望全面建成投产】
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供项目提速。记者7月5日从南方电网企业获悉,244项能源保供重点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年内建成投产125项。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544亿元,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投产。
【117股公布上半年业预告 48股预计净利润增幅超100%】
截至7月6日,已经有117家上市企业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告类型显示,预增企业84家、预盈3家;业绩预降、预亏企业分别有16家、5家。业绩预喜企业中,以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统计,共有48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100%;净利润增幅在50%~100%之间的有15家。
三、国际财经
【经合组织国家5月份平均通胀率达9.6% 为1988年来最高】
经合组织7月5日对外表示,用消费价格指数计量的经合组织国家5月份平均通胀率达到9.6%,为1988年8月以来最高。通胀高企的原因是能源和食物价格的上涨。其中,能源价格平均上涨35.4%,食物价格平均上涨12.6%。其中土耳其、爱沙尼亚和立陶宛通胀率最高,土耳其甚至达到73.5%。而哥伦比亚、日本、卢森堡和荷兰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七国集团区域的5月份平均通胀率为7.5%,高于四月的7.1%,能源上涨是其中最大因素。在具体国家方面,美国通胀率达到8.6%,法国5.2%,德国7.9%。
【国际能源署预期今年天然气消费小幅减少】
国际能源署7月5日发布的天然气市场最新季度报告显示,由于价格飙升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可能进一步减少供应,今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小幅减少,之后数年会缓慢增加。报告说,今年全球天然气使用量预期较2021年水平缩减0.5%;预计到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仅比2021年增长1400亿立方米。
【美联储7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3.2%】
美联储到7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6.8%,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3.2%;到9月份累计加息50、75个基点的概率均为0%,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16.0%,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79.9%,累计加息150个基点的概率为4.2%。
【美金指数创近20年新高】
美金指数5日大幅上涨,截至纽约汇市尾盘,衡量美金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金指数上涨1.30%至106.5350,刷新近20年以来的高位。欧元兑美金汇率大跌,欧洲外汇交易市场上的欧元兑美金汇率创下2002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
【欧洲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两部规范大型网络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
欧洲议会以压倒性多数分别通过了《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数字服务法》规定,在欧盟经营的大型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企业必须加强对非法内容的审查和用户数据的保护。《数字市场法》则要求被称为“看门人”的大型平台企业不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其他竞争企业,不能未经用户许可强行推送广告或安装应用App。违反上述两项法律的企业都将被处以巨额罚款。据悉,这两部法律将于2024年1月前后生效实施,被认为是主要针对GOOGLE、苹果和AMAZON等美国互联网巨头。
【普京签署总统令 禁止将俄企股息外汇收入转入境外账户】
根据克里姆林宫网站发布文件内容,俄政府外资监管委员会有权对居民将外汇转入其境外账户,以及无银行账户情况下使用外方提供的电子支付方式转账进行限制。该法令还对俄偿付欧洲债务作出新规定。法令中称,俄罗斯企业可以通过向欧洲债券债权人配售条件类似(包括期限和收益率)的债券的方式履行债务约定。
【英国6月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24%至14.09万辆,为1996年以来最低】
6月,英国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了24%至14.09万辆,为1996年以来6月份最低销售纪录。整车零部件供应短缺以及一些国家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是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英国电动车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销量上涨了14.6%。
【意大利总理访问土耳其 双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意大利总理德拉吉率领意外交部长、生态转型部长、国防部长等多名政府官员访问土耳其安卡拉,并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晤。双方重点讨论了俄乌冲突、乌克兰粮食出口和非法移民问题。双方表达了加强合作的共同意愿,并签署了九项加强合作协议,主要涉及驾照互认、国防工业安全信息保护、科研、民事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土耳其称将推动黑海粮食运输通道谈判尽快取得成果】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将努力推动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就黑海粮食安全运输通道问题达成协议。埃尔多安说:“大家将努力加强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谈判,争取在一周或十天内取得成果。”埃尔多安表示,乌克兰危机导致黑海地区运输粮食的通道中断,并引发粮食贸易问题。虽然土耳其并未因全球粮食短缺而遭遇困境,但世界上有些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正面临粮食危机。目前,土方正与联合国等有关各方一起,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日本养老基金两年来首现年度亏损】
全球股市上半年表现惨淡,近期披露的全球养老基金年报也不尽如人意。全球最大的养老基金日本养老基金两年来首现年度亏损,澳大利亚最大养老基金AustralianSuper Pty自金融危机以来也首现亏损。两份养老基金财报都强调了全球经济动荡和影响金融市场的各种因素,含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冲击,及美联储为抗击通胀启动加息,导致资产价值下跌。
【韩国拟提高核电比重 2030年达三成以上】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在韩国全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升至30%以上。2021年这一比重为27.4%。该部门同时宣布恢复两座核反应堆建设。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包括韩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主张缩减或停止核电开发以杜绝核灾隐患。韩国总统尹锡悦就职后,拒绝上届政府逐步淘汰核电的方案,承诺加大投资核电产业,使韩国重获安全核反应堆出口主要国家的地位。
【埃及财政部长:小麦和石油进口价格上涨 对埃及国家预算造成负担】
埃及财政部长马伊特表示,该国财政部在国家财政事务管理上“面临压力”,小麦和石油进口价格上涨正在对埃及国家预算造成负担。据马伊特先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埃及每年进口约1200万吨小麦,而目前该国小麦进口成本已从每吨130美金升至504美金;此外,埃及每年进口约1.2亿桶石油,石油进口成本也从每桶65美金涨至125美金,巨大的进口价差“为埃及国家财政带来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