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交所观察:PE:上半年强势反弹 下半年存调整压力
上游原料大幅上涨支撑PE国货强势反弹
PE上游原材料乙烯的主要来源为原油和煤炭。2020年上半年,原油和煤炭价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支撑国内PE行情强势反弹。
原油方面,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油需求大幅缩减;但沙特与俄罗斯持续开展价格战,推动原油产量不断上行,原油供应过剩局面十分突出,并造成了美国库欣原油价格跌至负值的局面。随着全球多国疫情封锁逐渐解除,各地经济恢复成为首要目标,加之沙特与俄罗斯之间重新和解,并联合OPEC其他成员国加大力度减产控制价格,最终提振油价触底后一路飞涨。2020年6月底,WTI原油突破40美金/桶大关后继续上涨,多数机构看涨原油后市,这使得乙烯生产成本持续上行,从而不断抬涨PE行情。
煤炭方面,受下游需求淡季影响,年初煤炭价格弱势运行。直到2020年5月9日,国家能源局出台20项具体举措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其中大力扶持煤炭及相关煤化工企业发展转型,加强煤炭企业的政策目标无疑给持续走弱的煤价提供了一针“强心剂”,政策红利带动煤炭价格直线拉涨。2020年6月上旬,陕西韩城煤矿矿难事故发生后,国家加码煤炭安全生产检查,陕西、山西以及内蒙古等主要产煤区煤企被迫停产或限产,从而令市场煤炭供应收紧。随后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紧张,澳大利亚是中国煤炭主要的进口国,两国关系紧张导致国内进口煤炭量急速下滑,国内市场煤炭供应偏紧,推动煤炭价格再度拉涨。目前,受高温天气影响,沿海电厂日耗煤量逐步攀高,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复苏,下游企业对煤炭的需求量也持续上升。近期煤炭供应难有明显增量,动力煤价格持续反弹,进一步支撑PE行情上行。
截至2020年7月初,LLDPE价格较4月初5900元/吨的历史低位,上涨1100元/吨,涨幅18.64%。
图1 2019-2020年LLDPE全国均价与WTI原油价格对比
(数据来源:广东塑料交易所)
PE进口货难觅踪迹 国货存冲高回落风险
2020年7月起,石化企业集中检修,市场PE货源供应减少。即便多数下游处于行业淡季,但供应依旧难以维持淡季需求,助推场内卖方有充足的涨价信心。原计划2020年6月底清关流入中国市场的PE进口货源,受国际制裁以及当地政策影响,大部分货源短期内均难靠港。其中,伊朗国航货源于端午节前就已停靠中国沿海港口等待,但受国际对伊朗制裁影响,直到7月5日,中国交通运输部仍未批准其靠港请求,这使得港口PE库存持续偏低,虽然2020年6月底到港了一批美国PE货源,但贸易商多预售出货,令该批货源并未对国内PE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
表1 2020年7月初国内PE装置检修情况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广东塑料交易所)
随着PE价格持续探涨,下游制品企业抵触高价心态明显,并开始转向寻找低价剩余进口货源。据笔者了解,前期进口伊朗PE货源已无库存,加之进口美国PE货源也已预售完毕,多数下游制品企业被迫采购国产PE高价货,下游制品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部分下游制品企业甚至降低开工负荷。如果后续伊朗国航货源靠港清关,或是国内PE价格冲高回落,将对市场PE价格形成新一轮的冲击,PE后市存在冲高回落风险。(编辑:广东塑料交易所行业分析师 孔祥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